本篇文章內(nèi)容由[中國幕墻網(wǎng)]編輯部整理發(fā)布:
2019年4月,在巴黎圣母院部分建筑被火災摧毀后,如何翻新并恢復昔日的輝煌成為了目前人們最關心的事。
8月6日,巴黎圣母院屋頂線建筑競賽主辦方GoArchitect公布結(jié)果,來自中國的ZEYU CAI和SIBEI LI提出的“巴黎心跳”方案獲得冠軍。

該方案亮點是利用磁懸浮技術在塔樓設計“時間膠囊”裝置,時間膠囊上下浮動,每半個世紀打開一次,因此被稱為“巴黎心跳”。



這次來自56個國家的226項方案入圍競賽,“巴黎心跳”獲得3萬多人投票勝出。來自加拿大、英國、美國、日本的五支團隊獲得最終提名獎。
微博上@不靠譜Hao姑娘發(fā)微博說,設計巴黎圣母院屋頂?shù)母傎惙桨竸俪稣呤?個在芝加哥SOM工作的中國人。
2位都是美國康奈爾碩士畢業(yè),其中一位讀了清華建筑系,另外一位北京人,讀了北京科技大學。方案涉及到了很多的建筑理論,非常成熟。
「做建筑概念設計需要很敏感很強很透徹的分析能力,然后利用建筑理論知識穿插。如果整個過程流暢,而不試圖去說服別人,就基本勝出了。水晶屋頂,絕對大膽的想法!笯不靠譜Hao姑娘評論到。
其中一位設計師名叫Zeyu,在中國杭州長大,清華大學開始建筑生活,在清華進行了六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,為其之后探索藝術,科學和復雜的建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Zeyu在國外的第一站是康奈爾大學,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生課程,之后在芝加哥定居,并為SOM工作了兩年多。
「每天,我都會努力利用創(chuàng)造性思維和理性繪畫將想法從草圖變?yōu)楝F(xiàn)實!筞eyu說。
促使Zeyu進入巴黎圣母院設計比賽,是因為巴黎圣母院著火后,他很震驚,悲傷和遺憾。此前,他曾兩次訪問巴黎圣母院,一次是在他建筑教育之前的童年,另一次是他在歐洲實習期間。
他們的設計計劃包括三個部分:水晶屋頂作為反映歷史城市環(huán)境的鏡子,尖頂作為回顧歷史的時間膠囊的尖端,以及作為城市萬花筒來慶祝城市景觀的主要尖頂。

新的尖頂被解釋為基于原始Viollet-le-Duc尖頂?shù)慕?jīng)典比例和八角形幾何形狀的多面鏡,與鏡子屋頂一起輕柔地反射背景。每一刻,建筑都將煥然一新,與不斷變化的城市環(huán)境相匹配。通過戲劇性的反思,建筑,城市和時間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(lián)系。
設計為每半個世紀開放的時間膠囊漂浮在尖頂?shù)捻敳俊4艖腋「呖萍佳b置為過去留下了記憶,為未來的故事留下了空間。尖頂?shù)募舛讼笳髦屠璧男奶,有?jié)奏地上下呼吸和與城市一起跳動。
新的尖頂作為一種宗教象征,為每個人的信仰和希望提供了一個公開的答案,代表著記憶,存在和未來。
成立于1936年的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是世界頂級設計事務所之一,工作領域涉及建筑設計、結(jié)構(gòu)及土木工程、機械及電氣工程、工程設計、城市設計和規(guī)劃、室內(nèi)設計、環(huán)境美術、戰(zhàn)略研究、項目管理和古跡維護等方面。
1961年和1996年兩次獲得美國建筑協(xié)會頒發(fā)的建筑公司最高榮譽獎。自成立以來,它已經(jīng)在50多個國家完成了1萬多個設計項目,包括辦公大樓、銀行和金融機構(gòu)、政府建筑、醫(yī)療機構(gòu)、宗教建筑、機場等。
SOM的著名建筑師G.邦沙夫特設計的紐約利華公司辦公大廈(Lever House,195l~1952年建,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墻高層建筑)是當時新型辦公樓的代表。